

栽培管理
每年花谢后剪去残花,花期结束后将枝条剪短,以促使叶芽生长,移至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避免盆土积水和干旱。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可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生长期每10天至15天施一次腐熟的矾肥水,可将固态复合肥撒在盆土表面,浅埋后供根部慢慢吸收。每一两年换盆一次,盆土宜用疏松透气、含有丰富腐殖质且具有良好排水性的微酸性沙质土壤,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加蛭石或河沙混合配制,pH值应调整在5至6.0之间。
夏季高温炎热对石楠杜鹃的生长极为不利,当温度超过30℃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超过35℃时植株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夏季可将植株移至通风凉爽的阴棚下养护,注意空气流通,避免闷热环境,应停止施肥。秋凉后再恢复正常的水肥管理,并适当增加光照。
石楠杜鹃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可耐0℃甚至更低的温度,但温度最好控制在15℃以下。若是过高,植株将无法进行花芽分化,难以开花。
病虫害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石楠杜鹃容易发生茎腐病和褐斑病。茎腐病的症状是树皮呈褐色,由枝顶向下逐步蔓延,输导组织被切断,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直至整枝、整株坏死。该病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很难治愈,因此应以预防为主。可从5月开始,用托布津五六百倍液每3至5天喷洒一次,并及时清除枯枝残叶,保持栽培场所通风良好。与此同时,增施钾肥,以提高抗病能力。经常检查是否有染病植株,一旦发现,应立即剪除、烧毁,必要时还可在树枝上直接涂抹托布津。褐斑病的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暗褐色大斑块,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小点,最后叶片脱落,不仅影响当年开花,还会对来年花蕾的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可喷洒多菌灵或托布津进行防治。

石楠杜鹃的虫害主要是夏秋季节发生红蜘蛛、军配虫危害叶片,可用相应的药剂进行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