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花行知识首页 频道列表

热烈庆祝关帝庙修复落成暨重光庆典

2012-03-315700

,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1个极具表征意义的精神符号,为越来越多不同的阶层所熟知、认可,进而接受这种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关公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其最为基本的精神理念“忠义仁勇礼智信”,在21世纪,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关帝庙宇作为关公信仰和关公文化的信仰空间,承载了民众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诉求,是神圣的祭拜场所。随着国家信仰政策的放缓,各种信仰已经成为彰显地方民俗风情的窗口,为关公信仰的恢复带来新的契机,这为信仰的重兴创造了政策上的条件。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民众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其实更需要1种精神上的慰藉,来缓解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关公文化是华夏民族的1面鲜明的旗帜,弘扬关公文化是国人的崇高使命。各地庙宇的兴建,特别是关帝庙宇的兴建,就很好的说明了这1点。

  2010年12月8日,我们运城1行5人,此次受到汕尾关帝庙修复理事会的热情邀请,笔者有幸与运城市政协副主席王7庚先生、运城市政协研究室主任韩晓军先生、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副所长王兴中先生、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副所长傅文元先生,赴广州参加汕尾关帝庙复建落成暨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庆典。汕尾市领导陈水、刘小静、李远贞及该区领导出席了此次仪式,出席此次仪式的还有香港汕尾同乡总会、澳门汕尾同乡会、香港城区商会代表,北京、潮州、徽州等地的民俗文化研究专家等嘉宾代表,共计1200余人。

  汕尾市区关帝庙现位于汕尾市区3马路庙前街(原新华书店)。汕尾市区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10年(公元1673年),距今360多年。2003年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批准关帝庙为市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动工复建。

  相关的仪式日程:

  (1)2010年12月8日(岁次庚寅年101月初3)早上六时晋伙、敬拜。(注:肖鸡、狗之人勿近吉)

  (2)上午9时??10时30分社会各界举行关帝庙复建暨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庆典。

  (3)10时30分起为合境众福户敬拜。

  

  未见关帝庙 先闻锣鼓声

  笔者刚下车,就被置身于彩旗飘飘和锣鼓铿锵的海洋之中。5颜六色的旗子悬挂于道路两旁。铿锵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这些锣鼓演奏者都是当地的民间艺人自发组织的,他们身着黄衣,头戴红帽,用最为热烈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和嘉宾。其中1位60多岁的老艺人说,“为了今天的活动,已经排练了几个月的,今天是汕尾关帝庙重光,也是汕尾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把汕尾这个文化大市建设好”。笔者强烈的感受到当地民众对关公的崇拜。关公在由人到神的转变过程中,1直是上层统治者在引领,而民众所诉求的正是其功利性,凸显了关公神职角色中护佑民众这1职能。关公作为符号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寄托了民众的精神诉求。

  鲜亮的庆典横幅 彰显着潮汕人民的关公情怀

  

  

  随处可见的“热烈庆祝关帝庙修复落成暨重光庆典”,“关帝赐福 合境平安”的大红横幅,也在彰显着潮汕人的祈愿和关帝庙宇落成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祈福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寓意在关老爷的关照下,生意红红火火,家人平平安安。

  

  当地老国民门前的对联:庙宇重新添光彩 帝君晋伙保平安 横批:如意吉祥

  民俗符号在潮汕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张贴于门口1侧的护家符:绿底黑字“协天大帝护身祛邪”。

  符号作为1种信仰的载体,与关公相系联,将关公作为护卫神这1神职角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凸显了关公在潮汕民众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汕尾领导致开幕词

  

  揭牌仪式

  

  运城市政协副主席王7庚先生与汕尾关帝庙人员合影

  

  运城市政协副主席王7庚先生和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副所长王兴中先生敬献花篮

  宏伟壮观的潮汕关帝庙

  

  1座关帝庙,就是1方水土,1方民俗风情的展示,1尊关公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汕尾市区关帝庙宇从设计、建造、木雕及泥塑者等均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在基建过程中,修复理事会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方征求意见,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汕尾市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技术,经过4年多来的精心施工建设,目前1座建筑面积达423多平方米的关帝庙已基本建成。其规模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关帝庙。该庙主殿设计按文物修复原则,沿用清代建筑装饰风格,重檐歇山,石木结构为主体。威严壮观,造型精致,大至蟠龙石柱,小至木雕,都显现了极强的魅力,保存了汕尾民间建筑特色,形成“两厢抱銮成昌定乾坤”格局。主景区占地3060平方米,包罗主殿、拜台、艺术通廊、刀楼、印楼、中华牌坊和绿化园区等。重修关帝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官方对民间信俗的尊重和重视,也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对关公文化加以传承和庇护。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殿门楣上方的“正气浩然”鎏金牌匾,为解州关帝庙景区马光学(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副主席)撰写,而潮汕关帝庙修复理事会领导也特别强调这块牌匾的寓意和价值,这块牌匾来自遥远的关公故里??山西运城,作为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关公故里将牌匾赠予潮汕关帝庙,实为难以用金钱价值来衡量,这是1份无尚的荣耀,这真切的体现了作为武庙之冠??山西解州关帝庙景区对潮汕关帝庙的支持和关注,潮汕关帝庙修复理事会会长如是说。

  

  正殿内中心位置是关帝塑像,像高3.2米,为泥塑坐像,也是广东省目前最大的关公泥塑像。造像的造型:体量硕大魁伟,头戴战盔,身着蟒袍铠甲,足蹬高靴,手捋美髯,文武兼姿。造像的仪容:垂耳丰颊,方颐重颜,面如枣,唇如朱,丹凤眼,卧蚕眉,参考海陆丰正字戏的关公脸谱,在额头画上2条对称的浅黑线,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的个性。本尊造像充分体现了关公儒雅、威武、庄严、健壮的素质和高标尊贵,天日之资的形象。造像与殿宇、庙堂融为1体,营造了凛然肃穆的环境氛围,能让瞻仰者受到触及心灵的洗礼。

  关帝庙造像充分体现了汕尾的本土文化和地方特色。好比:关公面貌的戏剧脸谱要素;周仓突眼虬须,勇猛无畏;雷神的鹰鼻尖喙,疾恶如仇;福德的敦厚诙谐,和蔼可亲,这些塑像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本土文化色彩和传统的审美尺度。“8个月的起早摸黑,爬高爬低,对于年逾花甲的我来说着实辛苦。有道是:艺术创作是既辛苦又愉快的感受。现在的我,辛苦已经淡忘了,愉快却长留在记忆中”,周仲富道出了在塑造关帝庙塑像的历程和艰辛。

  门前的石狮子

  

  

  汕尾简介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现下辖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4个县区级单位,另有华侨管理区和红海湾开发区两大县级开发区,其前身是著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东临汕头特区,西接惠州市、深圳特区、东莞市、广州市,距香港仅81海里,北抵梅州市、河源市,南濒南海,是广东省珠3角地区和潮汕地区两大版块的重要连接点,素有“粤东桥梁”之称。东西相距132千米,南北相距90千米,总面积5271平方千米,总人口359.23万人(2008年),居民主要为汉族。

  汕尾市南临浩瀚无际的南海,北倚群山环抱的莲花山脉,构成1个相对独立的地域格局。沿海渔港、滨海平原和中部台地主要居住着福佬民系和?民,北部山区主要居住着客家民系和畲族。历史建置长期隶属惠州府管辖,又是粤闽传统商路必经之地,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经过长期交流、融合,并长期受到广府文化的影响以及继承和渗合了先民土著畲、?、瑶的百越文化遗风。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方言语汇,多元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既守旧又开放、既神秘又独特的人文风貌。同时,经过长期的融化整合后,又形成大同小异、难分彼此的民俗风情。因此,当地的民间信仰也具有大陆典型的多神信仰。

  汕尾自古以渔业为主且“万商云集”,正需要发扬关公的诚信精神。据介绍,该景区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关帝君景区,整个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关公文化、汕尾商埠发展史和汕尾民风、民情、民俗的新亮点。目前,该景区建设正按打算有序推进中。此处,将成为广东省首屈1指的关公文化旅游景区。

  汕尾关帝庙历史沿革

  据相关资料介绍,海陆丰在历史上,较为大型的关帝庙有汕尾、海城、东海、碣石等30多座。其中汕尾市区关帝庙较特别,随明清时期碣石卫所制度带来的海防文化,与汕尾港形成的历史相始终。

  关帝君是忠义护法、斩妖伏魔之将,又筑建关圣庙。历代老辈人传说:明崇祯10年(公元1637年)农历5月103日,是第1次关帝君神像出巡活动,供汕尾埠合境居民瞻拜。公民随8位抬关帝君塑像坐轿的8位力士走出鸿海门,巡游队伍行至汕尾市埠时,道路难行。周围信众正当顶礼膜拜之际,突然雷鸣电闪,飓风大作,海面上瑞光映射。众人欲抬起关帝君坐轿打道回府,但坐轿好像牢牢地钉在地上。虽然神像是由樟木全材整体雕刻而成,加上?铁铸造的青龙偃月刀,重量总共约有300多斤,原本8位大力士举起应是绰绰有余,可是,任凭8位大力士使尽力气,就是抬不起坐轿。围观的信众感觉到关帝君有在此就位之意,于是由乡绅耆老和社会贤达1起沐浴焚香,跪拜在关帝君神像前掷圣杯,得吉兆谓关帝君择定此地为宫址。于是在关帝君神像上面临时搭建1座长9尺、宽1丈、高8尺拱形棚寮,并将16块方砖垫在神像足下。

  明崇祯102年(公元1639年)秋,当地乡绅耆老商议,建成1座坐东北、面西南3进1天井的宫庙,请进关帝樟木神像4时祭拜。宫前左右各置立1雄1雌的青石狮子。石狮连基座用整块青石雕成,线条流畅,造型奇特,是典型的明代雕塑巨作。同时,宫前建成1座4周由石头垒砌、里面夯土的简陋戏台。俗以天心部说来强调关帝庙风水,谓关帝庙被历代朝廷封为协天上帝,故关帝庙址自然形成“天字型”格局。即3马路呈“上1字”型,脯铺町、麻皮街呈“下1字”型,庙前街与成兴街、打铁街组合呈“人字”型。

  清康熙2102年(公元1683年)全面复界以后,清廷公布与民生息的赋税政策,准许渔民出海打鱼,流徙外地的黎民才纷纷返回汕尾地区重建家园。原家居复建、潮汕、甲子、碣石1带的渔民也接踵而来,人口骤增,多年没有香火供奉的汕尾关帝庙才逐渐兴旺起来。

  乾隆101年(公元1746年),粤海关汕尾正税口、海丰总埠等官府驻汕尾的机构,以及路径汕尾的江南常州府知县和当地信众踊跃捐题银两,对坎坷不平的庙前街进行整修,使庙前街成为康庄大道。西南向海左右分成两条纵街,命名为成兴街、打铁街,东畔横向有麻皮街,西畔横向有脯铺町,形成4通8达的通衢要道。在整修庙前街的同时,扩建关帝庙和重修戏台。建成1座规模比以前较大的坐东北、朝西南3进1龙虎井的宫庙。乾隆102年(公元1747年)正月,工程全面竣工。自此以后,关帝庙前街和附近的街道成为汕尾港的中心闹市,周围商号林立,人气极旺。

  关帝庙经扩修后,筑有琉璃瓦顶,顶上雕塑采用潮州色彩瓷釉碎片粘贴而成的3国人物造型,尤其是屋脊上塑有双龙抢珠的建筑装饰,形态生动,技艺精湛。檐边雕塑着关圣帝君生平主要事迹和3国主要戏剧人物的塑像,画栋雕梁,巧夺天工。那对明崇祯时期的石狮仍置立在宫门左右。门上花岗石额阴刻着“关帝庙”3字,落款小字为“乾隆102年春月吉立”。左右门对联曰:“志在春秋心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两侧山墙正面书有两则先贤的诗句:“至今庙貌盈天下,士民争拜关云长”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庙内壁画琳琅满目。

  民国104年(公元1925年),关帝庙遭到第1次毁灭性的劫难,大殿被焚,神像亦失。仅存清乾隆石香炉、石柱以及青龙偃月刀等残存物件。民国105年(公元1926年),面对残垣断壁的关帝庙遗址,汕尾埠主、东西两社社头、5福户老大及108乡乡长召集开会,决议尽快重建关帝庙。其时汕尾港的交通和经济地位也引起省政府的重视,海丰县长彭汉垣、汕尾市政长彭泽规划汕尾市政建设的布局,将关帝庙前的庙前街和后面的大兴街整修为西式的骑楼街。同时由政府发出布告,商家民众捐题银两,步明清两代的设计图形和建设规模,聘请捷胜、汕尾两家建筑队,重建关帝庙。是年冬,关帝庙及戏台全部竣工,政府竖立禁示石碑。1座美轮美奂、装饰华丽的宫庙重新出现在民众面前。

  1949年10月19日,汕尾和平解放,汕尾军管会全面接管城区。1951年4月,汕尾进行市政建设,关帝庙由于处于市中心而妨碍交通,为拓宽街道,方便车辆和行人通过,当地政府不得不将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汕尾关帝庙拆除改为马路,纬度关帝庙戏台因处于两条街口中间,没有阻碍交通而幸存。直至2003年7月,城区人民政府将该庙及戏台定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城区领导的关心下,以及在社会各界、港澳同胞等民间力量的支持下,成立城区关帝庙(文物)修复领导小组和修复理事会,凭借民间对关帝君的信仰,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出资出力,克服建设用地、资金缺乏等诸多问题和困难,于2006年6月26日,正式启动修复工程,理事会经反复研究和多方征求意见,将新庙址后移至原新华书店旧址。

  戏台:关老爷也喜欢看戏

  

  

  在正对潮汕关帝庙现存戏台1座,戏台分前台后室,后进为演员化妆室和休息室,左右及后面留有空气巷。台顶正中大门为4斗门。左右各有1拱形小门。门楣左书隶书“欲入而闭”4字,右书“出入将相”4字。台前为半椭圆形,台面约1丈长、六尺宽,下有尺半深的方池,上面铺有木板,以方便演员演戏时起跳具有弹性。台上有六支方型石柱支撑着整座雨伞形屋盖。石柱有戏台联两幅。前柱正面镌有楷书楹联1副,上联:帝有高台,天柱赖以尊,地维赖以立。下联:1生浩气,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中柱刻有隶书楹联,上联:神听本和平,涂面变腔,任尔放开心胆做,下联:戏文皆比例,装模做样,惟人立定脚跟看。关帝庙由于地处汕尾港闹区,帆影橹声,万商云集,人气兴旺,香火极旺。关帝庙会年年举办,历经百多年兴盛时间。

  乾隆时期,是汕尾港经济最为繁华的时期,每年5月102日,当地居民就开始庆祝关帝诞,在庙前的戏台上,演出西秦戏、白字戏和潮剧。戏台后面尚是1片白茫茫的大海和海滩,涨潮时期,浪花可打到戏台下。5月103是关帝君生日派对,辰时至巳时,这片空旷的沙滩就成为群众放炮头、抢炮头的场所。至下午未时,炮会活动才结束。申时初,开始起鼓演戏,酉时锣鼓暂歇,演员晚膳,观众回家匆匆用过晚餐,即刻回到戏台前。戌时鼓声再响,上三更演武戏,下三鼓演文戏,1直到翌日凌晨演完观众所点的剧目为止。由此1直演到农历六月2104日止。结束当晚子时“送旗斗”,鞭炮声满城燃放,显示出太平盛世的繁荣气象。

  至民国105年(公元1926年)3月,汕尾社会团体安美社出自重修关帝庙及戏台,并以清乾隆年间安美社众禁示刻碑,原碑文1字不改,仅加刻:“民国105年重修”字样。此时期,关帝庙戏台每年均请当地戏班演出影身系、送神戏、神诞戏共3次。迎神戏演出时间:农历正月初4至初9;送神戏演出时间:农历102月101日至2104日,神诞戏演出时间:农历5月102日至六月2104日。历年在关帝庙演出的戏班有:西秦庆寿年,顺太平,顺太源,白字娘坤班、马齐班,潮剧正顺、正3、老3、老中1,还有双喜、永丰、梅盛等戏班。戏班按例捐送迎神戏和送神戏。西秦戏演出的戏目:封神榜、唐传,正字戏演出的剧目:汉传、宋传、隋唐传、西游记。戏目于每年端午节由西社耆老在关帝君神像前卜杯而定。当时汕尾商户不多,关帝神诞戏台演出的戏目仅10本左右。

  关帝庙戏台自建成后,除神诞吉日演戏外,平时就成为街坊纳凉休息、行棋打牌、弹琴吹箫的文娱活动场所,也成为民间集会演讲、武术表演的社会活动场所。乾隆5104年(公元1789年)秋农历9月廿日,少林英雄郭转在关爷宫戏台与红眉道人设擂台公开交锋,留下了海陆丰南少林武术在民间发展的历史痕迹,成为汕尾镇内街坊茶肆所津津乐道的的逸闻趣事(详见《少林英雄郭转大战红眉道人》1文)。民国210六年(公元1937年)8月13日,汕尾青抗会在会长郑重的带领下,在关帝庙戏台作抗日宣传演说。翌年春,为鼓舞群众的抗战情绪,时任海丰县长的姚之荣在众人的邀请下,在戏台上表演舞花剑,海城有名拳师刘成芳表演拳术,汕尾陈金泉表演少林拳,陈永鑫表演芙蓉拳,吸引了汕尾打坯群众在台下观赏。县长姚之荣乘机作抗日救亡宣传。

  1951年4月,关帝庙被拆除成为马路。古戏台因为有方便政府和群众集会的功能,而有幸躲过被拆迁的命运,以后成为文艺演出和政府宣传的公共场所,文革时期,又成为两派学生和群众辩说的讲台。1998年,民间团体对饱经沧桑的古戏台进行重修。如今,经过260多年风雨的侵袭,古戏台依然巍然屹立在街口。

  戏台的功能:酬神酬人。在关帝庙庆典仪式中,自始至终都在戏台上上演剧目。如果说庆典仪式是由政府引领的1场国家的在场的话,那么戏台上的戏剧演出,就成为了1场凸显潮汕民间特色的酬神仪式??以戏剧的形式来完成对关公的虔诚祭拜。而当下的剧目也是积极迎合关帝庙重光的场域,如扮8仙以及驱邪的戏剧。以“祝寿”和“驱邪”为主题。通过正义神和邪恶神的正面交锋,以正义之神的最终胜利而结束。

  民众的仪式展演

  

  安美醒狮队

  

  当地虔诚的民众敬献纸钱和5果

  关公的神职角色具有向全能神转变的趋势。而民间苍生作为1个重要的信仰群体,在新的历史时期,也积极凸显自身的角色。他们在庙宇的复修过程中,积极布施,在仪式的当日也加入到祭拜关公的行列中来。他们怀着1颗虔诚的心从4面8方奔赴这1神圣之地,为的就是能够得到关公的护佑。如果说在各种条件都不发达的情形下,祭拜关公是带着1种寻求保护的夙愿,在新的历史时期,祭拜关公1方面是祈求得到关公神灵的护佑,而更重要的是弘扬关公的精神,凸显了关公身上所蕴含的道德风范。

  

  施粥:所谓的“粥”,是用芝麻、炸黑米、花生、甜水做成的。据当地庶民介绍,吃了这种粥,1年平平安安,甜甜蜜蜜。

  

  这是笔者在汕尾市区某宾馆拍摄到的关帝像

  汕尾市城区关公文化研讨会

  

  

  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副所长王兴中做了《弘扬关公文化 加强庙际交流》的陈述,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下午好!我是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管所副所长王兴中,很高兴能来到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汕尾,参加汕尾关帝庙重光庆典。我们1行5人,受到了贵方的热情招待,借此机会,对他们示意感谢!对汕尾关帝庙复建落成暨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庆典默示衷心的祝贺!

  山西运城作为关公故里,是关公信仰的发源地和集散地。解州关帝祖庙始建于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格局为皇宫式布局,现存庙宇以明清建筑群为主,占地面积达500余亩。中轴线上,按从南向北的顺序依次是琉璃龙壁、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山海钟灵坊、崇宁殿、寝宫、春秋楼等主要建筑组成。庙内存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咸丰御笔《万世人极》、乾隆钦定《神勇》、慈禧御笔《威灵震?》等多幅极其珍贵的牌匾;存有从宋代至今的关帝圣像百10余尊。

  常平关帝家庙现存建筑也多为明清建筑的遗存,在规制上沿袭了“前朝后宫”的格局。庙内的井塔(关公爸妈的殉葬地)、娘娘殿(关公夫人殿)、圣祖殿(供奉关公的始祖关龙逄,曾祖光昭王、祖父裕昌王、父成忠王以及3祖夫人。)为所有关帝庙独有。

  关公故里的关公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拥有宏伟的庙宇等信仰空间,更有着极具地方特色的仪式展演,主要有每年4月初8关帝巡城、六月2104关帝诞辰和9月2105日国际关公文化旅游节3大文化活动。

  关公文化作为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历史上的关公,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不断受到世人的崇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文化艺术熏陶的影响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关公文化”,关公“忠、义、仁、勇、礼、智、信”的优秀品质,是民族道德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在当今的社会语境下,正确的认识、评价“关公文化”,使之与时俱进,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弘扬关公文化,并对其进行整合。

  通过举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弘扬关公文化,使关公成为海内外人士文化交流的桥梁,使之成为外界认识大陆的1条便捷渠道。以关公文化为主导,做好大旅游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关公文化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凸显关公文化的特色,并将这种优势做大做强,以期形成1个完整、系列的文化旅游品牌链,通过积极打造以关公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包孕拜见关帝圣像、朝圣关帝圣迹和参加纪念关帝的各种活动等,力求在提升关帝庙所在地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民众的道德精神和文化品味、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联络民族情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与求索成为了当今关公崇拜兴起的真实写照。在现代语境下,对关公文化这1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重新解读,使其更加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通过弘扬关公文化,打造诚信中国,构建和谐华夏。

  弘扬关公的伦理道德品质,以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关公的理想人格,就是对国以忠、处世以仁、待人以义、任事以勇的思想和行为,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期,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体现在关公身上的伦理精神,大力提倡与弘扬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坦诚待人、见义勇为、光明磊落、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同时,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要充分借鉴与发扬关公文化,做好振兴民族经济的大文章。宣扬关公文化,有利于巩固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凝聚力。正如于右任先生的对联:“忠义2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1书代表着民族精神”,表达了海内外华人有着共同的信仰关公的文化心理。

  关公信俗作为民间信仰,被列入国家第2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作为关老爷的故乡,于2010年6月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递交申请,该组织将于2011年3月份进行评审,望在座的专家学者多多关注,并予以支持!

  汕尾关帝庙的落成,为关公文化的弘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更多的关公文化快乐喜爱者提供了1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加入到弘扬关公文化的行列之中,密切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真正使关公文化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祝关公文化的明天会更好!

  再次祝贺此次关帝庙复建落成暨文物回护单位挂牌庆典圆满成功!最后,诚挚的邀请诸位莅临山西解州关帝祖庙做客!谢谢大家!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陶立?做了《民俗学视野下的关公俗信》,涉及到关公由人到神的演变,关公传说,关帝庙,关公祭祀以及关公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爱等相关问题。

  曾祥委做了《重视民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功能》,主要从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民俗宗教的宽容精神是和平发展珍贵的精神资源,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凝结的纽带,是统1祖国的原动力,民俗宗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工具,最后建议“让民俗为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服务”。

  吴奎信做了《汕尾关帝庙修复重光的文化价值》,主要为: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对汕尾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能够满足信众求助于神明的精神寄托;吸引汕尾华侨回乡观光,有利于汕尾华侨与海外华人的联系;是汕尾的新景点,将吸引广大游客观赏;旨在学习弘扬关公这1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

  笔者通过汕尾市区关帝庙的重光庆典,再1次切身感受到关公文化作为1种大文化,其无限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汕尾重修关帝庙,是关公文化保护的具体措施。重修关帝庙是1种善举,需要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而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怎样对关公文化进行弘扬和保护?关公信俗作为国家第2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强有力地说明了关公文化的重要性,关公信俗被不同社会团体作为身份认同以及连贯性的符号,而且代代相传,这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也提升了在国际上的受关注度。同时要保护民间关公信仰的生态环境,重视关公文化的内涵,并与民众的生活相系联,关公信俗才可能具有生命力。再次,保护民间的关公传说,挖掘各个地方的特色。此次汕尾市区关帝庙修复理事会所邀请的嘉宾中,1大部分是民俗学界的专家,他们积极为汕尾地区的关公信仰的保护和发展献计献策,作为解州关帝祖庙,武庙之冠,此次也在受邀的行列,为自身作为解州关帝庙文管所的1员感到自豪的同时,更有1种深深的责任感,应积极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景区的质量和档次,文化品味才是最为重要的。正如王所长在陈说中所涉及的,要积极进行庙际交流,放眼长远,开拓创新,希望大家联起手来,为关公信俗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也为关公信俗在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附录:

  1、汕尾市区关帝庙外门对联:3分自有风云气 1圣犹穿忠义名

  中殿联:威灵扬万里喜瑞气昭苏凤山披绿

  俎豆祀千秋祈和风蔚起海宇升平

  内殿联:4百年屡废屡兴,何哉?义勇不随风雨逝

  六10载经衰经盛,幸甚!忠仁复见圣贤来。

  2、 碑文1

  乾隆102年(公元1747年)正月,工程全面竣工后,汕尾耆老遂在关帝庙前竖立“修整庙前街石碑”(长0.97米,宽0.56米),碑文曰:“汕尾1镇,舟楫云屯,商旅云集,亦海邑1大区会也。街道纵横,节次修砌,既庆康庄。独关帝庙前1带,街倾路陷,不无踯躅之虞;春淋秋滚,恒生路岐之叹。思扶颠植蹼,定有同心;即失足倾欹,宁无援乎?爰商议捐资修整,工既告竣,镌碑记之。从此覆道坦坦,咸称如砥之安,步趋融融,群钦利益之仁矣。是为记。”记载了汕尾港口繁荣、商旅云集的境况及官民捐资修整庙前街道的全过程。(上世纪六10年代尚存,至文革时期不知所终)

  碑文2

  迨至乾隆2103年(公元1747年)101月,全面扩建关帝庙及戏台完工后,庙前竖立重建碑记曰:“乾隆2103年101月日立碑示禁。埠主刘洪与众社公议镌碑示禁:尝观帝庙前乃系通衢之所,旁边铺檐前径设有铁尺,止许盖1尺为限,庶无障塞,而神光有曜,往来之人亦得以通行。第日以口生,每有不遵规程,铺檐下盖蓬,滋隘戏台前。排架拦塞,理实难容。兹同社众暨行标草,镌碑示禁。嗣后如有仍踏前愆,此罚戏1台。否则鸣官究治不宽。”此碑至1926年重修时,加刻“民国105年岁次丙寅冬月安美社众重修”等字样

  碑文3

  重建汕尾关帝庙碑记

  能卫社稷而护苍生,必为万民景仰,唯守纲常且循道义,可受百代尊崇。是以关圣,生秉刚强,勇慨为3军之翘楚;殁而壮穆,威声迫9霄之霓虹。感其贞仁,街坊店铺,何处不设神位;望其福庇,军州乡镇,无方未筑圣宫。

  汕尾关庙,始建于明崇祯10年,堪称历史悠久,实在源远流长。当初,?(土和敢)下城寨初成,官例与民众同乐,城内关庙庆诞,依章抬神像巡行。经4乡至汕尾沙坝斜坡歇脚,忽尔云飞天黑,雨骤风狂,移时云开雨霁,天放红阳。而神像1抬轿纹丝不动,坚如铁铸,8壮士发力难举,固若金汤。民皆以为关爷显圣,遂于该处搭建庙堂。

  人间兴废,风雨沧茫。汕尾关庙,几度扩建,几度风霜。乾隆101年重建,羽革?飞,金碧辉煌。民国104年回禄,殿宇焦敝,颓瓦残墙。翌年修复,飞檐斗角,画栋雕梁。510年代,扩街拆庙,夷为康庄。殿虽不存,朝夕无忘敬仰,像虽已毁,春秋暗奠蒸尝。

  迨至今朝,改革开放,人和政通,万家殷实,百业兴隆,乃欲重塑金身,以报神贶,复修殿宇,1表民衷。蒙城区政府批复为区保护文物。遂于甲戌年卜吉兴工,5年以来,捐题千万,见苍生向善之诚意;征房5亩,谢福户无私之心胸。重檐歇山,依汕邑建筑之规例;两厢抱銮,徇明清宫室之古风。显神明之赫濯,画壁绘虎,现殿堂之气派,石柱盘龙。两厢明黄,辨规模之档次,主殿翠绿,表人物之贞忠。游人争睹聿新,华堂烛光辉映,善信共祈福祉,颂声鼓乐交融。1派祥和,喜汕邑清风郎朗,万家欢庆,看渔湾春日??。(吕烈撰)

  3、 汕尾关帝庙灵钟宝鼎铭文

  灵钟铭文1:

  遥溯明季,武庙初成;乾隆重建,远近闻名。

  今逢盛世,古庙新生,立为文物,开启里程。

  关圣福泽,丰渔旺耕,商埠发达,港口繁荣。

  春秋不朽,忠义永恒,弘扬文化,宝鼎铸铭。

  汕尾市区关帝庙修复理事会庚寅年冬月吉铸

  灵钟铭文2:

  悬泰岳之象,沐龙火而成。结狮虎之纽,协钧乐之赓。调长短以定阴阳,宫商合度;符时序以应物候,律吕相生。想当时,太簇激昂,偃月飞云,河北英雄丧胆;应钟凛冽,青龙贯日,江东士子噤声。长乐宫中,催传花于初鼓;寒山寺里,醒倦梦已3更。大叩则万历回环,鬼神匿迹;轻鼓亦千山震荡,奸佞现形。和鼓而齐鸣,声达9重,颂今朝锦绣中华,河清海晏,皆凤笙以合奏,气涵红海,佑汕港樯桅百里,浪静风平。

  宝鼎铭文:

  千秋鼎铭

  夫气者,乾坤所孕育,造物之纲纪也。日月星辰因之而亮丽,英雄豪杰秉之则浩然。今观乎关圣,面如重枣,得昊天之间气,立于朝,则丹墀吐瑞,手执青龙,帅虎豹之雄狮,战乎野,而紫塞扬威。此气之豪者也。至若下邳3章,知当日心中唯有汉;华容1纵,识其时眼里已无曹。此气之奇者也。是以千秋黎庶仰威仪,仁堪庇众,9派山川赖正气,义可协天欤。

  汕尾市区关帝庙修复理事会庚寅年冬月吉铸

  4、山西解州关帝祖庙贺信 广东汕尾关帝庙理事会:

  欣闻汕尾关帝庙,在各位同仁几年不懈的努力下,终于重光于世,这是关公文虎事业中的1件喜事,也是关公信众们渴望、祈盼的1件盛事,山西解州关帝祖庙向你们暗示衷心的祝贺!

  在今后的岁月里,愿我们不断加强庙际交流,为弘扬关公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山西解州关帝祖庙

  所长:卫龙

  2010年11月20日

  5、汕尾关帝庙祝文

  维公元2010年102月8日,岁次庚寅年101月初3,汕尾市众善沐恩弟子、各界人士、海内外同胞、善男信女、汕尾市区关帝庙(文物)修复理事会全体同仁谨以金帛5牲之仪致祭于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曰:

  维帝 浩气凌霄,丹心朝阳。扶正统而彰信义,威震遐方;完大节以笃忠贞,名崇海疆。关庙巍巍,气象泱泱;明季肇建,乾隆重光。汕港开埠,见证沧桑;六甲至今,史迹悠长。丙戌鼎新,规模扩张;择吉开基,美举共襄。景仰维殷,来朝万樯;永保财运,长扶渔商。百业俱盛,市场恒昌;荫我?民,出入安康。兹值佳辰,祭太牢以荐馨香,长徵吉兆,喜城乡遍呈祯祥;遵行祀典,颂以短章;恭陈笾豆,敬奠酒觞。尚飨。

  (此博文的相关资料参阅了《汕尾关帝庙重光庆典诗文资料集》)

  相关的主题文章: 是商业性组织为庆祝开业而举办的一种商业活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