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一个月,秘书就发来了电子请柬,我工作的部门将在小年夜前一天举办中国新年派对。虽说部门中大多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但年年都庆祝中国年。让我很自豪也很感动。那天中午,大会议室的门边还贴上了中文对联,部长站在门口给每一位下属发压岁钱,虽然红纸包装的只是金币巧克力。同事们见到我,都笑着拱手作揖,说“恭喜发财!”
会议室里姹紫嫣红,不少同事都穿上了带有中华元素的服装,喜气洋洋。我这才发现,因为近日工作特忙,我竟忘记穿旗袍了!
好几个穿唐装的小女孩在派对上大出风头,这都是我同事几经申请后去中国领养的。中国女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56岁的安娜,逗着那些漂亮的中国小女孩,兴奋地告诉我,下周末她也要去中国领养她的“甜心”了。派对上,不断地播放着中国各地风光美景的碟片。4家有名的中餐馆为我们送来了特色菜,更让大家大饱口福。
我居住的威郡华人协会主办的联欢会,也是当地华人乐意参与的活动。女儿娇娇去学做灯笼和熊猫等手工,还学舞狮表演,被人画成了“小公主”……教她手艺的老师中,居然有一位从上海来纽约做homestay的高一学生。在异乡的年会中听到上海话,真是别有滋味!晚上去中餐馆,八成以上是老美,很多都穿着旗袍,格外隆重。原来,由15位被领养的中国女孩登场表演的新疆舞,居然带来了几百个美国父母和爷爷奶奶!看到这么多黑头发黄皮肤的女孩,我女儿也雀跃着飞奔过去,参加非排演节目:猛踩包装泡沫塑料纸,发出如同鞭炮般的噼啪响声!
农历初十,又参加纽约华夏中文学校的晚会,我心爱的旗袍终于得以亮相。除了华夏妈妈和孩子们的表演,中国广播艺术团一行35位艺术家连续表演了3个多小时,更把晚会带向高潮。民乐合奏《喜洋洋》把大家带回了祖国。温淑萍的含灯演唱和精美绝伦的舞蹈,魏金栋的《中国龙》和红霞的《中华儿女是一家》,更让海外游子温暖如春。周东朝的唢呐独奏《庆丰收》,巩汉林和金柱的小品,姜昆的压轴戏,更结合华夏人的特点,发挥得相当出色。在风趣火爆的笑声中,我们把手掌都拍疼了!
而在家中,我依然保留母亲留下的习俗。初一上檀香,进素食,给孩子发压岁钱。所以,我儿子总是说,一年之中最盼望的节日还是中国年